• QQ: 100261735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 13718032067(微信同号)  16602933250(微信同号)

行业新闻

海南新政|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

  • 2021-01-24

《海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12月31日,海南省住建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海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中对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全省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完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纳入高质量绿色发展项目库。各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心)、三亚银保监分局,人民银行辖区各市县支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战略部署,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要求,为推动我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决定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现将《海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附件:海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海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南监管局2020年12月31日(此件主动公开)海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文件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推动我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创建对象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绿色建筑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二、创建目标到2022年,当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其中海口、三亚占比达到80%,其他市(县、自治县)占比达到6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全省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到2022年,全省实施完善类、提升类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满足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全省装配化建造方式全面提升,到2022年,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三、重点任务(一)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制定印发《海南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科学确定全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按类别、分区域明确星级绿色建筑比例等要求。推动绿色建筑标准全面实施,加强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管理。加快《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立法进程,明确各方主体责任,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二)推动新建建筑能效水效提升。全省城镇新建建筑执行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完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全省新建、改(扩)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同步设计、安装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推进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三)推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以更换节能门窗、增设屋顶防水隔热系统、外墙屋面防渗防漏处理、更换节能灯具和节水器具等适宜技术,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将集中组织绿色改造与居民分户自行改造相结合,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实行海南省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对既有高能耗公共建筑实施绿色节能改造,提升能效水平。鼓励海口、三亚积极申报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试点示范。(四)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进一步推动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政府投资新建公共建筑和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时应选择应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支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发展。(五)完善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全面执行住建部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制度,加强绿色建筑标识管理,规范开展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指导各地级市开展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县级市积极组织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立标识撤销机制,对弄虚作假行为给予限期整改或直接撤销标识处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推行绿色建筑标识网上受理、审查、公示制度。规范绿色建筑咨询服务机构管理,提高标识认定工作效率和水平。(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推广居住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提高建筑室内温度、湿度、隔声、水质、空气污染物浓度、自然通风换气、自然采光等健康性能指标,鼓励建设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实现居住社区健康性能的提升。严格竣工验收管理,推行《海南省全装修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海南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及配套政策,积极创新海南IDI保险制度。鼓励各市县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逐步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七)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其它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探索整体性更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提高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水平,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标准图集。推动装配化装修。打造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统筹装配式建筑产能布局,全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新增产能原则上应统筹集中布局到临高金牌港开发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开展集低碳设计、低碳建材、低碳建造、低碳运营、低碳智能于一体的集成实践,将金牌港打造成以装配式建筑为带动的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八)推动绿色建材应用。结合气候特点和资源条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安全健康、品质耐久的绿色建材。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鼓励利用建筑垃圾、尾矿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研发、生产新型建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推广应用工作。全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率先使用绿色建材,打造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九)推动绿色智慧建造。落实海南国际设计岛建设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在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各阶段进行全过程绿色统筹。推进BIM技术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阶段的应用,探索应用BIM、物联网、云计算、5G移动互联、卫星定位、机器人建造等新技术提升绿色建筑信息化管理水平。(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推广。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绿色建筑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工程应用标准编制与发布,指导设计与施工。结合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绿色建筑设计、能源利用、绿色建造等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持续组织申报住建部“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奖工作,将绿色建筑新技术纳入省级科技成果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要在党委、政府指导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细化目标责任。对绿色建筑相关产业,按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规定落实制造业、科技创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发挥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示范表率作用,确保绿色建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二)加大政策支持。各级财政资金要加大对创建行动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政策环境,推动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支持金融机构将募集资金投向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装配式建筑等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纳入高质量绿色发展项目库,针对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争取绿色发展基金支持,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进创建工作。要限期出台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容积率奖励实施办法,确保《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容积率奖励政策全面落实。(三)强化绩效评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市县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工作落实和成效开展年度总结评估,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各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绿色建筑创建成效评价,并形成年度报告,于每年11月10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强化宣传推广。各级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宣传创建行动成效,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各中小学校、高等院校要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教育实践等活动。要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参与,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创建的社会氛围。……

河北│装配式占比60%列入《唐山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

  • 2021-01-24

涉及装配式建筑部分内容如下:第8.2条新建装配式建筑 1、总体指标规划到2025年,唐山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展望到2035年唐山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筑工业化运作体系,不断完善建筑工业化的政策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财政扶持机制和监督考核制度,并具备良好的实施效果。附表11:唐山市装配式建筑应用规划层面控制性指标要求序号目标管理分区编号对应县(市、区)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20-20252026-20351130202路南区30602130203路北区30603130205开平区30604130207丰南区30605130273高新技术开发区30606130204古冶区30507130208丰润区30508130209曹妃甸区30509130223滦州市304010130224滦南县305011130225乐亭县304512130227迁西县254513130229玉田县305014130281遵化市305015130283迁安市305016130271芦台管理区254017130272汉沽管理区254018130274-1海港经济开发区305019130274-2唐山国际旅游岛2540 附表12:唐山市装配式建筑应用建筑层面控制性指标要求 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应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新建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含) 以上新建商品房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不低于总面积的30%,装配率不低于50%。 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结合唐山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搬迁,依托曹妃甸、乐亭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滨海临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以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创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唐钢集团、中物杭萧等钢铁、钢结构企业为核心,立足本地市场、拓展域外市场。重点研发和推广适宜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技术体系,加强钢结构装配式农房建设技术研究,加大装配化装修技术产品和BIM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力度。鼓励钢铁企业生产建筑适用钢,推动钢构件生产线技术升级、制造模式创新,支持配套部品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引导施工企业增强绿色施工和施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能力。 3、产业规划按照《唐山市装配式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的总体规划和布局,规划到2025年形成唐山市装配式建筑产业“一中心三基地”的产业布局体系,一中心即站西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中心,三基地即北部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玉田、丰润、遵化、迁西、迁安)、曹妃甸乐亭钢结构产业基地、丰南集成厨卫特色产业基地。附表13:唐山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布局序号名称区域产业方向1站西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中心路北区站西片研发机构/平台、设计单位、工程总承包企业  2  北部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玉田经济开发区、丰润经济开发区、遵化经济开发区、迁安经济开发区、迁西经济开发区、丰润区压库山矿山修复治理片区装配式钢结构部件,以大宗固废为主要原料的预制混凝土部件、装配主要原料的预制混凝土部件、装配式建筑围护部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配套材料3曹妃甸乐亭钢结构产业基地曹妃甸中日产业园和装备产业园、乐亭经济开发区装配式钢结构部件、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配套材料、智能机电设备等4丰南集成厨卫特色产业基地丰南经济开发区集成厨卫、内装部品 第10条装配式建筑第10.1条发展战略 1、提高设计研发能力积极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合作,鼓励津西钢铁、河北钢铁等本地钢铁行业领军企业,利用钢铁原材料和资本优势引进国内设计研发力量。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造和部品集成安装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发攻关活动。建立适宜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小镇的低多层钢结构绿色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重点解决装配式钢结构主体和外墙板、内墙板、楼板等部件连接节点以及整体厨卫等相关内装部品一体化装修等问题。提高部品部件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水平。2、健全标准体系加强与京津地方标准对接,支持唐山市装配式建筑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制订,鼓励制订企业和团体标准。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成熟技术和管理方法,编制相关符合唐山市实际并与国家、河北省标准衔接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生产、装配式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维护、评价认定等环节的技术导则、指南和图集,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技术支撑。3、完善部品制造体系引导现有建筑建材企业和河北钢铁等装配式建筑上下游领域企业利用产业基础、原料优势和市场资源等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优先从成熟和适用的部品部件入手,着力发展重钢结构部件和组合轻钢结构、整体厨卫、干式施工的墙(地)面等部品部件,突破发展适合居住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部件。重点提升围护部品、全装修部品的配套能力。积极推进发展建筑小区围墙、临时道路、工地临建、立体停车、市政桥梁、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建设配套设施采用可装配、可复制使用的部品部件,以及在农宅建设、公园景区、商业酒店、度假别墅、休闲农业中应用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建筑部品部件。4、转变建造管理模式积极鼓励二十二冶等特级和一级总承包企业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提高行业装配式建筑总承包施工能力。加强设计施工一体化、土建装修一体化、施工管理信息化等能力和机制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和工法,研发预制构件吊装、支撑、校正等施工设备、机具。第10.2条技术路线要求1、标准化设计  建筑工业化项目应充分体现标准化设计理念,基本单元、构件、建筑部品应尽量满足重复使用率高、规格少、组合多的要求。根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功能差异,有选择的在模数协调、建筑单元、平面布局、连续节点、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六大方面提高标准化设计水平。  2、工厂化制作 完善唐山地区构件和部品生产企业管理,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和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监管,明确相应要求。构件和部品的各类生产信息标注应规范化、清晰化、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装配化施工 建筑工业化项目应加大施工组织和管理力度,编制完整的装箱施工方案,并具备相应的装配化技术标准、施工工法以及专业化的施工队伍。项目应采用机械化施工操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相应的装配化施工技术和工艺,具备构件安装专项技术方案,符合国家和省部的相关要求,并保证系统性、经济性和适用性。 4、一体化装修 鼓励制定一体化施工要求的专项方案。加大装配化施工工艺的比重,并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便于安装,尽量减少需要现场施工和二次加工的工艺。充分满足成品房工程验收要求,大力提高住宅全装修水平。推广集成式厨房和卫生间,实现一次安装到位。  5、信息化管理  鼓励建立系统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量化、动态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控制。建立构件生产管理系统和信息数据库,有效追溯与管理其生产质量及进度。建立现场施工管理系统,有效整合相关信息,促进精细化管理。加大BIM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其贯穿建筑的全过程,并随着项目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建造、使用运营等环节实施信息传递和更新维护。  6、综合性评价  注重装配式项目对于行业发展、技术提升、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关注其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所体现的经济价值、时间价值以及所减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保效益。大力推进绿色施工,不断完善施工阶段的节能用能和节水用水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有效降低预拌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损耗率。……

红砖、加气块、陶粒砖的综合比较,谁才是大哥?

  • 2021-01-17

今天我们来举个例子来比较一下红砖、加气块、陶粒砖的综合比较这是一栋普通的两层自建房       第一层第一层:长x宽=10x10m,高4m外墙面积:(10+10+10+10)x4-(门窗柱子大概40)=120平方内墙面积:大约12x4=48,为了方便计算我们算50平方        第二层第二层:长x宽=10x10m,高3m外墙面积:(10+10+10+10)x3-(窗柱大概30)=90平方内墙面积:大约20x4=80         顶层顶层:长x宽=5x3m,高3m外墙面积:(5+5+3+2)x3=45平方外墙总面积:第一层+第二层+顶层=120+90+45=255平方内墙总面积:第一层+第二层=80+50=130平方外墙红砖采用24墙,255平方大约32640块砖,一块砖五毛算,大概要16320元。内墙采用12墙,130平方大概8320块砖,大概要4160元,砖总价16320+4160=20480元(不计磨损),砌红砖24墙人工一平方30块,255平7650元,内墙20元一平方,130平2600元,砌墙人工费=10250元,块辅材外墙10块一平方,总辅材2550元,内墙5块一平方,总共650元,加起来2550+650+3200,内外墙批荡双面一平方40元含人工,总共(255+130)x40=15400元,整个下来是20480+2550+650+15400+10250=49330元。外墙红砖24墙,255平方      外墙红砖费用统计表内墙红砖12墙,130平方       内墙红砖费用统计表红砖总计:36720+12610=49330元加气块外墙采用600x240x200作为外墙,大约7块一平方,需要1785块,一块大概7元,总共12495元,内墙采用600*200*100作为内墙,大约8块一平方,一块大概3元,总共130x8x3=3120元(不考虑磨损),人工一平方30块,255平7650,内墙20块一平方,130平2600元,砌墙人工费共10250元,块辅材外墙8块一平方,总辅材2040元,内墙4块一平方,总共520元,内外墙批荡双面一平方40元含人工,总共(255+130)x40=15400元,总计:12495+3120+7650+2600+2040+520+15400=43825元,外墙600x240x200,255平方      外墙加气块费用统计表内墙600x200x100,130平方      内墙加气块费用统计表加气块总共:11440+32385=43825元外墙陶粒砖400x200x200作为外墙,大约12.5块一平方,需要3187.5块,一块大概12元,总共3187.5x12=38250元,内墙采用600*200*100作为内墙,大约8块一平方,一块大概9元,总共130x8x9=9360元(不考虑磨损),人工一平方30块,255平7650,内墙20块一平方,130平2600元,砌墙人工费共10250元,块辅材外墙8块一平方,总辅材2040元,内墙4块一平方,总共520元,总计:38250+9360+7650+2600+2040+520=60420元。外墙600x240x200,255平方        外墙陶粒砖费用统计表内墙600x200x100,130平方       内墙陶粒砖费用统计表陶粒砖总共:47940+12480=60420元         两层自建房这么一栋楼主体报价就出来了(除地基和梁柱)      红砖、加气块、陶粒砖造价对比价格:陶粒砖>红砖>加气块我们来看工期:红砖一人一天大概1500块砖,24墙大约12平方,255平外墙大概要21天,12墙大概24平方,130平内墙大概5天,总共25天,加气块一人一天大概三立方,200mm墙大约15平方,255平外墙大概要17天,100mm墙大概30平方,130平内墙大概4天,总共21天,陶粒砖一人一天大概三立方,200mm墙大约15平方,255平外墙大概要11天,100mm墙大概30平方,130平内墙大概4天,总共21天,批荡内外墙双面5天不过分吧?加上风干10天也不过分吧?总共十五天工期对比(单位:天)  红砖、加气块、陶粒砖工期对比(不考虑浇筑楼板和柱子)工期:陶粒砖<加气块<红砖陶粒砖缩短工期,免批荡还增加了实际使用面积。质量对比:     红砖、加气块、陶粒砖性能对比质量:陶粒砖>红砖>加气块总结:价格:陶粒砖>红砖>加气块工期:陶粒砖<加气块<红砖质量:陶粒砖>红砖>加气块陶粒砖价格比红砖高20%,比加气块高35%,陶粒砖工期大概是红砖的2/5,是加气块的3/5,质量不用说了,远大于其他砖。红砖不环保,已经在禁用,会慢慢消失在历史舞台。加气块质量差,但是价格便宜,还可以占据一些市场份额。陶粒砖质量好,但是价格贵,因为原材料质量要求高,但是还在可接受的范围。追求质量且手头宽的话建议用陶粒砖,想省钱的话就用加气块和红砖,也可以混用,假如北方的就可以用陶粒砖做外墙,保温效果好,内墙可以用加气块。         别墅效果图现在盖房子是越来越讲究了,不像以前盖房子的时候,心里想着是怎么样花最少的钱把自己家的房子盖得结实、快点盖起来就好了。现在的盖房子可和以前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变好了,现在的盖房子都是有预算,所以无论从设计还是材料都是有计划的,追求艺术和品质,说到这我们应该感谢国家,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乘势而上,应变开局,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教堂                            来源:前景砖大师……

6省陆续发文:力推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

  • 2021-01-16

安徽省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建占比达7成 9月4日,安徽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将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全面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方案》提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逐步提高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建设比例与此同时,稳步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以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府投资居住项目为切入点,分步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逐步提升装配率。《方案》明确提出将推行《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购房人提供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引导绿色住宅开发建设单位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鼓励各市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山西省2022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达600万㎡占比达21%近日,山西省住建厅、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山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将推动城镇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列出八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22年,全省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其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20%;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2022年全省当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6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1%。《方案提出》,推行绿色建造推进B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推动建立绿色建造供应链,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同时,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结构,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鼓励混凝土结构住宅项目采用预制水平构件,按照先水平后竖向的原则,不断提高装配率水平。鼓励装配式住宅采用装配式全装修探索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商品房买卖合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纷处理方式。 云南省分类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扩大绿色建材范和应用近日,云南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工厅、省门联合云南省育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分类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扩大绿色建材范围和应用、切实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力、推行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等内容为重点任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绿色建筑创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云南省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建立起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到2022年底,力争云南省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提出分类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原则上应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水平,规范装配式建筑购配件设计选型。 同时,扩大绿色建材范围和应用,帮助指导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转型认证机构,进一步完绿色建材认证和采信机制,加强绿色建材质量追溯,落实生产企业质量责任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 宁夏回族自治区到2022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70%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住建厅区发改委、区教育厅、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实施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督全面推广。《方案要求,全面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广装配化方式着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高标准化品件应用比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横化信息化生产体系。 提出加强财政金融支持。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有针对性扶持绿色建筑发展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积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政策环境,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推进创建工作。 吉林省到2025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80% 近日,吉林省住房城乡速设厅发布《吉林省绿色建筑创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提出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方案》要求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全省城镇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全覆盖新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应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同时,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国有资金投资(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户区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应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鼓励引导社会投资项目因地制宜采用装配式建筑。加快产业基地(园区)、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促进试点示范城市率先发展取得突破。 山东省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建占比超80% 近日,山东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创建目标,到2022年,城镇新增绿色建筑3亿平米以上,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8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装配化建筑方式占比达到30%。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行装配式建造,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制定推广应用政策措施,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信数据库中的产品,政府投资工程率先应用绿色建材,提高城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培育绿色建材示范产品、企业和工程,发展新型绿色建材。 推进BM技术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运营中的应用,探索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促进建造方式“智慧升级。……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差异何在

  • 2021-01-14

装配式建筑作为20世纪早期就被提出的概念,因其具有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工艺现代化等优点而被广为推崇,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占比目前已经达到70%-90%,而国内的装配式则是刚刚起步。随着近年来政策利好的不断出现,国内装配式建筑行业日益升温。2016年国内的装配式迎来政策元年,《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这一具体目标。之后四年内,从国家层面到各地方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施工、检测、评价等标准类文件,在政策驱动下,装配式建筑或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国家以及地方政策的推动,装配式建筑目前渗透率也自2012年起有了较大的提升,从12%跃升至2019年的32%。分类型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应用于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医院等,是目前渗透率最高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结构建筑主要用于大跨度厂房、体育馆、超高层办公楼等;木结构及其市场较小。从应用领域来看,装配式主要用于商品住房、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品质、施工工期、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那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差异何在呢?1.保证工程质量,工业化生产的材质和装配式的建造方式更容易形成一套规范化系统,确保产品品质。传统建造方式对人工的依赖性较高,工人素质参差不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品质监控难度大。而装配式建筑构件在预制工厂生产,生产过程中可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此外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运输到现场后,由专业安装队伍严格遵循流程进行装配,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并降低了安全隐患。2.缩短工期,整体交付比传统建筑快30%-50%。装配式施工的预制件是在工厂生产完成后,再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区别于传统现浇式施工,该种施工方式具备预制性特点。装配化建造施工和其它施工建设不冲突,二者可以同时进行,施工的进度和周期也相较以往的现浇式建造更加缩短;再次可以免受季节性气候影响,例如大东北地区,不会再受冬季影响施工进度,可以大幅度缩短总工期,能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构件受气候的影响。3.节能环保,垃圾、损耗、节能都能减少一半以上。传统建筑材料浪费现象严重,建造过程还伴有粉尘、噪音、建筑垃圾等,而装配式建筑现场以干法作业为主,现场原始现浇作业极少,现场无火、无水、无尘、无味,不用焊割、水泥、不搭纱布,节水80%,节能70%,节材20%,节地20%。健康不扰民,从此告别工地“灰朦朦”,可有效减少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另外,装配式建筑由于其可拆除的特性还可以实现重复利用,比如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在绿色建筑大力推广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将迎来创新发展趋势。装配式建造与传统浇筑式建造相比具有绿色环保、高效性等特点,更加符合国家产业进步的发展方向。4.节省成本,有助于实现施工环节上效益和效率的提升。传统施工建筑规划设计反复,材料造型采购不一;预算不可控因素多,目标成本难以准确制定;细分项目多,过程成本控制难度大。而装配化建造的成本优势之一就是合理选材和协调装配化预制件供应资源,相较传统浇筑式建造,装配式建造能够根据实际建造需要,合理安排预制件生产量;伴随产业链逐步成熟,预制件产能提升,规模效应显现,建造商能够根据实际建造调节供给关系,实现有效降低建造成本和减少多余消耗的目的。其次在人工用量方面,由于装配式建造人工用量主要集中在预制件安装方面,该种建造方式能够综合优化施工现场的人工成本,现场装配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数量近10倍。人工成本高攀的背景下,其建造成本的下降空间远高于传统建筑,加之后期运维费用更低,故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角度来看,装配式未来将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5.商业模式不同,创造利润空间更大。传统建筑主要有总包和分包两种形式,区别主要在于分包方是直接与发包方签订合同还是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但从项目角度来看,流程上的差异性较小,大致可分为“拿单—设计—采购—现场施工”几个环节,其中设计与其他几个环节常常存在明显的割裂现象,这也是政策端大力推广EPC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装配式建筑则是由设计管控全流程,企业在拿单之后可以通过完善设计环节、结合BIM等信息化技术进行准确的成本预算、材料购买、构件加工、现场堆放及安装,极大地减少了材料浪费、实现规模效应。我国预计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靠拢发达国家普遍70%-90%的建筑装配化率,国家必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预计装配式建筑政策利好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仍可持续。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促进建筑业转型,推动智能建造发展,化解钢产能过剩危机。                                       来源:北大纵横,作者:杨扬……

“项目引擎”轰鸣!四川装配式建筑发展换档提速

  • 2020-12-30

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四川从“建筑大省”迈向“建筑强省”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四川装配式建筑“东风”频吹,“项目引擎”轰鸣,正悄然改写着传统建筑产业发展版图                   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张正红在华构建筑公司调研装配式建筑日前,成都、广安、乐山、眉山、西昌等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一批高装率建设项目开工上马。位于成都市新都区人居香城置业新建人才住房项目,按照国家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评价标准,其装配率将达95%(AAA级),该项目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其主体结构、围护结构、装饰装修和设备管线均高度装配化。成都教科院附中学生公寓、草池街道罗家村社区工程二期安置房、临江苑二期安置房、中胜家园、新怡花园C区等一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项目,装配率均达到70%;广安高竹新区智慧工厂、绵阳物流园区智慧物流中心、西昌邛海天堂洲际酒店、威远县城东小学等一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呈加速发展势头,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全国规模最大的装配式保障房项目—锦丰新城为推动建设现代建筑产业体系,构建发展新格局,2020年,四川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积极探索装配式建筑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目前,全省已建成装配式钢结构部品部件生产基地52家,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生产基地23家。现有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3个、产业基地12家,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2家                          凉山州全装配式农房助力脱贫攻坚一是统筹部署全面推进。实施装配式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住宅建设试点、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大人才培养、推广应用装配式装修、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等8项重点工作,确定2020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600万平方米、新增1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目标任务。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二是全要素产业链协调发展。成立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钢结装配式住宅产业联盟,推动建材生产、科研、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产业园区,聚集资源要素,增强全产业链发展动能。                         成都建工集团青白江构件生产基地三是产业工人培育积极跟进。推进建设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建设工程岗位管理制度,鼓励产业工人职业化发展。与重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手举办首届“川渝住建杯”装配式建筑职业竞赛,促进两地产业工人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成立川渝建设职业教育联盟,鼓励有条件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                        “川渝住建杯”装配式建筑职业竞赛当前,四川正值“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期,给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四川建筑业将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建设,创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筑强省”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更大贡献。”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                      四川省首个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办公楼—成都建工集团办公大楼                           来源:四川建设发布……

住建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1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 2020-12-22

奋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贡献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12月21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2021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作工作报告。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对住房和房地产、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于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实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落地见效。会议指出,2020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一是举全系统之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全力抢建应急医疗设施,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积极采取支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分区分级推动复工复产,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作出积极贡献。二是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加强金融土地政策联动,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基本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三是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推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大力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1—11月,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206.9万套,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在36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管理。有序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11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7万个,惠及居民近725万户。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地级及以上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6%。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实现安全度汛。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86.6%。五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完成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扫尾工程任务。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强定点扶贫和大别山片区扶贫联系工作。六是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乡村建设评价试点。推进装配式钢结构新型农房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七是建筑业加快转型发展。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实施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八是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发展,促进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变。九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创建模范机关。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住房发展向住有所居目标大步迈进,2019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9.8平方米、48.9平方米;全国棚改累计开工超过2300万套,帮助500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城市建设发展成就显著,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市数量达到684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03万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治理法治化、智慧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支持522.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危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口帮扶的4个定点扶贫县和大别山片区3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建造”谱写新篇章,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五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新征程中把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会议强调,做好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扣“三个新”,切实做到“三个着力”一是紧扣进入新发展阶段,着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深刻认识和把握住房和城乡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统筹谋划和推进“十四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变。住房和城乡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战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城乡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和各方面。三是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的重要支点作用。积极发展住房新供给,加快推进“新城建”,打造居住社区消费新平台,建设现代宜居新农房,发展智能建造新产业,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会议要求,2021年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切实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建设完整居住社区,推动物业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服务业。深入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和运行模式。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二是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完善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三是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做好公租房保障,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建立健全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和管理机制。四是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评价体系,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继续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市容市貌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工作。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农房建设方式。以推广水冲式厕所为重点,提升农房现代化水平。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农房建设标准和建设管理制度。加大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六是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深入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七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强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法规标准体系。八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会议号召,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倪虹、黄艳、姜万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宋寒松出席会议,易军作会议总结讲话。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水务厅主要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相关司(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央企业有关负责人,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人,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分管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副市长参加会议。……

江西省住建厅等三部门: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 2020-12-19

 导读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装配率达到3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组织方式…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建字〔2020〕11号 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规划)局,赣江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经济发展局、自然资源局: “十三五”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赣府发〔2016〕34号)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示范引领,依靠技术创新,积极推动建造方式变革,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市场培育进展滞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20〕34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等精神,大力推行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促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进一步培育装配式建筑市场,促进建筑业与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为重点,着力推动建造方式变革,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带动建材、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助推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应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装配率达到30%以上,并逐年提高;抓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国家试点,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到2025年,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装配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用地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和装配率应纳入规划设计条件,一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从2021年起,社会投资项目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并逐年提高。有关部门在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手续时,应严格按照当地装配式建筑规划发展要求,落实项目建设的装配比例和装配率。对应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工程项目而未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应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整改落实。 (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综合性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重点打造一批产业集聚能力强的装配式建筑重点示范市、县(区)。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活动,定期评定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符合装配式建筑标准的商品房项目,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允许将预售项目装配式预制构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额,计入工程进度。 (三)完善招投标和造价管理。装配式建筑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组织方式。鼓励装配式建筑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装配式建筑项目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招投标。认真执行我省现有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依据和规则,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体系,及时完整发布装配式工程建设的造价指标、指数以及市场材料和部品部件价格信息,不断提高市场化的工程计价水平。 (四)推进标准化设计和多专业协同。完善设计选型标准,实施建筑平面、立面、构件和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设计,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以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住宅等为重点,强化设计引领,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建筑整体性,避免二次设计,确保设计深度符合生产和施工要求,发挥新型建筑工业化系统集成综合优势。 (五)推动构件和部件标准化。推进预制混凝土墙板、叠合楼板、楼梯等通用部件的工厂化生产,编制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满足标准化设计选型要求,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逐步降低构件和部件生产成本。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装修集成部件,促进整体厨房、整体卫浴、预制装配式轻质隔墙等部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应用,逐步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建筑部品供应体系。推进装配化装修在商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提高装修品质,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六)拓展市场需求空间。各地围绕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公布建设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以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府投资住宅项目为切入点,分步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构件、竖向非承重构件、竖向承重构件技术体系,逐步提升装配率。全面推广应用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板和预制楼板。以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积极引导轻钢结构、木结构在旅游度假、园林景观和仿古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七)健全产业发展链条。推动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支持商品混凝土生产、墙体材料、门窗制作、钢材生产加工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向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转型。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补齐、壮大、拓展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运输链条,实现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各地应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引导装配式建筑设计、科研、建筑材料、构配件生产、物流、检测等企业产业聚集,创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 (八)促进产能供需平衡。综合考虑构件、部品部件运输和服务半径,引导产能合理布局,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定期发布构件和部品部件产能供需情况,提高产能利用率。各设区市要按照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对辖区内生产基地、园区进行合理布局建设。 (九)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发展安全健康、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新型建材,推进绿色建材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发布我省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引导传统建材企业向新型建材企业转型,推动装配式建筑协同发展。积极支持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节能门窗等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 (十)落实容积率奖励。认定为装配式建筑的商品房项目,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其奖励面积和用途,建设单位应在项目规划总平面图技术指标中明确。 (十一)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构件和部品部件进场、施工安装、节点连接灌浆、密封防水等关键部位和工序质量安全管控,强化对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技术交底,通过全过程组织管理和技术优化集成,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益。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指导督促企业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完善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加工过程检测、出厂验收相关制度,建设单位或受其委托的第三方应对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实行质量监管,确保构配件出厂质量合格。 (十二)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物联网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监控管理、节能减排和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发展可穿戴设备,提高建筑工人健康及安全监测能力,通过无人机收集大型建设项目作业现场及工程进度,应用传感器实时跟踪混凝土的养护情况等。大力推广BIM技术,鼓励开发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和通用设计软件。加快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建设,探索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与城市CIM平台应用对接,实现数据、技术、业务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地要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机制,对照发展目标任务,制定装配式建筑年度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推动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并适时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对创建国家级和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以及技术创新有重大贡献的企业和机构,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装配式建筑发展纳入省政府对各市县(区)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内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加强对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服务,统筹协调我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各项工作。 (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支持省内高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BIM技术专业课程,推动装配式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装配式建筑政策、技术、标准等纳入建设工程注册执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地应加强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解读与指导工作,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基本知识和支持政策,组织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装配式建筑宣传交流活动,营造装配式建筑发展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国家、省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和产业基地的引领作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做法,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自然资源厅                                2020年12月14日           来源:江西住建 ……

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的通知

  • 2020-12-17

苏建筑产业办﹝2020﹞2号各设区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为进一步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提升我省装配式建筑设计和建造水平,促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7〕15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开展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建立科学的评定指标体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突出装配式建筑建设单位首要责任,以装配式建筑建设、设计等单位为组织实施主体,以装配式建筑单体为综合评定单元,以《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DB32/T3753-2020(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技术依据,以规范提升装配式建筑品质为着力点,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形成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装配式建筑协同监管新格局。二、实施范围2021年1月1日起签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且被纳入省年度目标任务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应进行综合评定。其它装配式建筑项目可参照执行。三、综合评定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根据项目实施阶段分为预评、终评。(一)预评预评在施工图审查合格后进行。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可委托项目设计单位按照《标准》要求对项目预制装配率等指标进行评定,联合出具《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声明书(预评)》(附件1)。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单位也可委托其他具有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能力的单位进行预评,联合出具《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声明书(预评)》。(二)终评终评在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可委托项目设计单位按照《标准》要求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定,联合出具《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声明书(终评)》(附件2)。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单位也可委托其他具有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能力的单位进行终评,联合出具《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声明书(终评)》。四、自我声明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单位联合项目设计单位或其他有关单位,在江苏省绿色建筑综合服务平台上(https://gbpm.jscst.cn)自我声明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五、抽查通报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应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针对自我声明结论的准确性,对本地区在江苏省绿色建筑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上公开评定结果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抽查,抽查率不低于3%,抽查结果向社会通报。六、结果应用1、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结果自我声明公开情况作为评价各地建筑产业现代化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发展水平监测的依据之一。2、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预评)结果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招投标、商品房项目中装配式预制构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额纳入进度衡量、重污染天气工地应急管控豁免工序确定、施工工地扬尘排放量削减系数确定、容积率奖励、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申报等相关政策落实的参考条件。3、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终评)结果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评定、项目评优评奖的重要参考。4、对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自我声明公开的装配式建筑,将择优汇编成册,加强宣传报道。 附件:1.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声明书(预评)      2.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声明书(终评)      附件下载-苏建筑产业办﹝2020﹞2号.doc                                                         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年12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件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官网……

河南新乡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九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 2020-12-11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建标〔2020〕65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九部门《河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豫建科〔2020〕370号)要求,切实转变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建设行业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坚持政府引导、全面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基本原则,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技术推广、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二)创建目标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应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和大型公共建筑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全市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培育平原一体化示范区超低能耗建筑、原阳县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示范片区,建设一批引领绿色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示范项目。既有建筑改造持续推进,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规模及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市场环境。(三)创建路径实现绿色建筑创建目标的基本路径是提质、扩面、増效。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品质,推广星级绿色建筑;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推动绿色建筑向既有建筑、绿色城区、连片农房延伸;提高绿色发展实效,实现安全耐久、服务便捷、健康舒适、环境宜居、资源节约五大性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获得感、体验感。二、重点任务(一)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实施水平。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强化监督实施。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绿色建筑工程建设强制规范,满足《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20)要求,提高建筑建设底线控制水平,自2021年1月1日起,各县(市、区)新建建筑应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营,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应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二)实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结合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积极采用围护结构保温、节水器具、节能灯具等节能节水节电改造措施,改善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用能设备和系统节能改造,加快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试点城市建设,探索市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模式。(三)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绿色建筑标识由低到高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4个等级(三个星级),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国家、省、省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分别授予三星、二星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积极推荐我市绿色建筑专家入选省级绿色建筑评价专家智库,积极开展《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20)及“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管理系统”培训,运用“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管理系统”,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智库”,确保绿色建筑评价规范高效。按照国家认定标准和标识式样,开展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强化标识管理,对弄虚作假获取标识的项目限期整改或直接撤销标识,并纳入诚信档案在评价系统中予以标注。(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新乡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政办〔2018〕71号),按照“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加大超低能耗建筑和低能耗农房推广力度。结合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筑能效提升,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沿黄生态带建设,积极开展低能耗农房试点建设;加强近零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低能耗农房的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后评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五)提高住宅健康性能。结合疫情防控和各县(市、区)实际,完善实施住宅相关标准,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提升建筑视觉和心理舒适性。通过示范建设,强化住宅健康性能和无障碍设计要求,严格竣工验收,实施智慧化管理,推动绿色健康技术应用。(六)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紧抓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城市建设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0%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和棚户区安置房项目力争达到100%;积极推进轻钢结构装配式农房集中连片示范建设。加强系统化集成设计,推动全产业链、多专业协同;优化部品部件生产,建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标准化库,推动装配式建筑构配件选型通用化、标准化水平;强化信息技术协同,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推动装配化装修,推行绿色建造、智慧建造,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推进工程建设全过程提质增效,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七)促进绿色建材应用。落实国家和省绿色建材发展政策,加快推行绿色建材认证和推广应用,规范市场消费。积极培育省级绿色建材生产示范企业和绿色建材生产综合基地建设,建立形成绿色建材生产示范企业和生产综合基地培育建设梯队管理机制,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支持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等项目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持续推广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科学有序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在集中供热管网未覆盖且地热资源富集地区,积极发展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因地制宜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水平。(九)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建立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制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与合同节水管理,完善民用建筑能源消耗统计制度,扩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合覆盖范围,开展能耗监测和节能监管,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定期开展绿色建筑运营评估,加强设施设备管理,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引导用户合理控制室内温度,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十)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围绕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建筑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申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年度科研项目计划。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技术、设备和材料研发,形成适宜本区域超低能耗、近零能耗技术体系;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加强装配化装修、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智慧建造等技术研究;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淘汏落后技术产品。积极探索5G、物联网、人工智能、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动绿色建造与新技术融合发展。支持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申报国家及省级绿色建筑创新奖,推动绿色建筑新技术应用。(十一)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落实创建行动要求,探索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开展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实践,广泛宣传国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加强绿色建筑性能技术指导,引导绿色住宅开发建设单位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鼓励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协调。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协调统筹推进,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建设要求和意见,纳入项目建设条件,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并于2020年12月25日前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加强财政支持。各县(市、区)要拓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支持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的奖补政策,加大绿色建筑资金支持力度。对达标建筑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落实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支持政策的意见的通知》(豫建行规〔2020〕5号)及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省省级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专项资金及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豫财建〔2019〕28号的奖补范围、奖补标准予以奖励。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支持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的奖补政策。(三)探索金融支持。积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政策环境,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绿色信贷和投资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建筑的绿色信贷支持。积极发展绿色保险,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有条件县(市、区)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推进创建工作。(四)强化跟踪问效。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完成情况已纳入对各级政府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各县(市、区)相关单位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年度“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总结当年进展情况和成效,通报检査结果。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严格统计报告制度,每季度第一个月5号前报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统计数据。各县(市、区)住房建设部门负责本地区绿色建筑成效评价,及时总结当年进展情况和成效,形成年度报告,于每年11月5日前完成年度总结报告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五)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煤体作用,利用节能宣传月、低碳日等普及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相关知识,引导群众用好各类绿色设施,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促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支持高等院校开设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等相关课程,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适时面向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政策、技术、标准及成效等宣传培训,营造人人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 来源:新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